原標題: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這些新提法釋放什么信號?
(記者 李春暉)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中一系列新提法、新部署,為下一階段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
今年以來,我國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
會議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的成績,表示“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但也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正確把握形勢,增強憂患意識”。
對于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這意味著盡管上半年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但下半年宏觀政策仍將保持穩增長取向。”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他認為,“持續發力”是指抓好現有政策的落實;“適時加力”是指根據形勢變化增加政策力度。“下半年視實際情況的需要,宏觀政策有可能在穩增長方向出臺新的重大增量措施。這包括實施更有力度的降息,財政政策‘三箭齊發’——上調財政赤字率、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提高新增專項債額度,以及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
有效釋放內需潛力
會議強調“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分析人士認為,擴內需仍是下半年重點工作。
消費和投資共同構成內需。在消費方面,會議指出“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
“內需重在消費,消費重在服務消費。”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服務消費附加值高、就業帶動效應強,能夠在穩就業、擴內需兩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另外,會議強調“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李超表示,近期有關民生的政策密集落地,例如育兒補貼、托育服務、免費學前教育等,也旨在通過民生保障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在投資方面,會議提出“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擴大有效投資。”
“民營經濟在投資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民間投資已然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投資的主力軍,并且在科技創新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活力。”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表示,下半年,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動下,民間投資將為提振內需發揮更大的作用。
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
會議提出“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利好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多個行業。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城市更新已經成為當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內容,也是房地產領域的聚焦點,未來各項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未來預計更多政策仍有加力空間,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下半年穩樓市政策會進一步加碼。”王青表示,“其中,降低居民房貸利率是激發購房需求、扭轉樓市預期的關鍵。”
此外,隨著城市更新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其他行業也將獲得新機遇。
在7月25日召開的光伏行業2025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趙永紅表示,未來城市更新與低碳改造將成為光伏產業新增的市場亮點。“城市更新可以改善居民生活,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城市更新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也為光電建筑從業者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會議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會議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同時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
會議提出,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李超表示,預計在“十五五”規劃中,新質生產力將是核心議題,產業升級仍是優先政策目標。此外,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也將在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框架下,形成中長期規劃在“十五五”中有所體現。
[來源:中國網財經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